odoo erp基礎入門
已完成
多個應用場景OdooERP的實施成功與失敗案例
21 瀏覽數 •心智圖之工廠導入ERP總體成效比較
16 瀏覽數 •工廠人員作業及機台自動化效率改善方案
15 瀏覽數 •ERP系統導入考慮面向及評估方法
14 瀏覽數 •導入odoo系統改造工廠營運績效
14 瀏覽數 •適用各行業的 ERP 系統分三階段
14 瀏覽數 •案例說明之成本控制與估算單位成本
14 瀏覽數 •案例說明之成本核算怎麼來
14 瀏覽數 •案例說明之倉庫管理日常作業
14 瀏覽數 •案例說明之老板最愛的財務報表
14 瀏覽數 •開源ERP導入效益分析
12 瀏覽數 •案例說明之BOM物料清單
13 瀏覽數 •案例說明導入ERP系統之生產計劃
13 瀏覽數 •產銷人發財五個部門的ERP系統實施步驟
13 瀏覽數 •案例說明導入ERP系統
12 瀏覽數 •ERP系統上線前的準備計劃
12 瀏覽數 •物料編號及BOM物料清單
12 瀏覽數 •案例說明導入ERP系統之生產管理
11 瀏覽數 •ERP的會計與成本模組
11 瀏覽數 •倉管導入ERP成效差異比較
11 瀏覽數 •開源 ERP 導入工廠方案
一、開源 ERP 導入效益分析
(一)成本方面
降低軟件授權成本:傳統商業 ERP 軟件通常需要支付高昂的授權費用,而開源 ERP 基於開放的授權協議,可免費獲取軟件本身,大幅節省了初期的軟件採購成本,為工廠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提供了先進的管理工具。
節省維護與升級成本:開源 ERP 社區活躍,有眾多開發者共同維護和更新,許多常見問題可在社區中找到解決方案,相比依賴商業軟件供應商的售後服務,能有效降低維護成本。同時,升級也往往更為靈活,可根據工廠自身需求和社區進展自主安排,避免了被商業供應商牽制而產生的不必要費用。
精準成本控制:透過 ERP 系統對進銷存各環節以及生產製程成本的詳細記錄和分析,工廠可以精確掌握原材料採購、庫存持有、生產加工等各項成本,及時發現成本異常環節,並做出調整,從而有效控制整體生產成本。
(二)容錯方面
數據備份與恢復:大多數開源 ERP 提供完善的數據備份機制,可定期自動備份數據至本地或遠程服務器,防止因硬件故障、人為操作失誤、自然災害等原因導致的數據丟失。一旦出現問題,能迅速恢復數據,保障工廠業務的連續性。
社區支持與故障排除:開源 ERP 龐大的全球社區意味著,遇到各種技術故障或系統問題時,有更多的途徑去尋求幫助。可以在社區論壇發帖求助、查看類似案例的解決方法,相較於依賴單一商業供應商的技術支持,能更快地解決問題,降低因系統故障而造成的業務停滯風險。
模塊化架構的靈活性:開源 ERP 通常採用模塊化的設計,各功能模塊相對獨立。如果某個模塊出現故障,不會影響到其他模塊的正常運行,可對故障模塊進行局部修復或替換,減少對整體業務的衝擊,提高了系統的容錯能力。
(三)效率方面
流程自動化與標準化:導入開源 ERP 可將工廠的進銷存及生產製程等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和標準化,實現自動化的信息流轉。例如,採購訂單生成後自動觸發庫存更新、生產排程調整等一系列操作,減少了人工手動操作的環節,避免了人為錯誤,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業務處理速度。
即時資訊共享:各個部門通過 ERP 系統能即時獲取所需的業務信息,如銷售部門能看到庫存餘量以便準確回應客戶訂單,生產部門能依據訂單和物料情況及時安排生產,打破了部門間的信息孤島,加強了部門間的協同合作,整體提升了工廠的運營效率。
數據分析助力決策:開源 ERP 具備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可對大量的業務數據進行整合分析,生成各類報表,如銷售報表、庫存周轉報表、生產效率報表等。管理者能依據這些報表快速洞察業務趨勢,做出更科學、合理的決策,進一步提高工廠的經營效率。
二、進銷存及生產製程流程實施步驟
(一)進銷存流程實施步驟
需求分析與系統配置(第 1 - 5 天)
成立由工廠各部門代表組成的項目小組,包括採購、銷售、倉庫等部門,與 ERP 顧問一起梳理現有的進銷存業務流程,明確需求和期望達到的管理目標。
依據分析結果,對開源 ERP 系統進行初始配置,如設置公司基本信息、組織架構、用戶權限等,確定適用的進銷存模塊及功能。
基礎數據錄入(第 6 - 10 天)
採購部門負責整理並錄入供應商信息,包括供應商名稱、聯繫方式、供貨品種、價格等。
銷售部門輸入客戶信息,如客戶名稱、地址、聯繫人、信用額度等。
倉庫管理部門完成庫存商品信息的錄入,涵蓋商品編碼、名稱、規格、單位、期初庫存數量等。
流程測試與培訓(第 11 - 15 天)
在測試環境下,模擬真實的進貨、銷售、庫存調整等業務操作,測試 ERP 系統中進銷存流程的運行情況,及時發現並解決流程不順暢、功能不完善等問題。
由 ERP 顧問對相關操作人員進行系統操作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訂單錄入、審核、庫存查詢、出入庫操作等,確保每位員工熟悉掌握新的工作流程和系統操作方法。
正式上線與運行(第 16 天起)
經過充分測試和培訓後,正式將開源 ERP 系統的進銷存模塊投入使用,各業務部門按照新的流程和系統要求進行日常工作,實現進貨、銷售、庫存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動化。
持續跟蹤系統運行狀況,及時處理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定期對進銷存數據進行分析和總結,根據實際情況對流程和系統配置進行優化調整。
(二)生產製程流程實施步驟
BOM 物料清單作業(第 1 - 7 天)
由研發部門或工藝工程部門牽頭,結合產品設計圖紙、工藝文件等,梳理各種產品的物料構成,詳細列出每個產品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及其用量、規格等信息,形成 BOM 物料清單。
在開源 ERP 系統中建立 BOM 模塊,將梳理好的 BOM 物料清單逐一錄入系統,確保 BOM 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並建立 BOM 版本管理機制,以便在產品設計變更或工藝調整時能及時更新和追溯。
生產排程優化(第 8 - 14 天)
生產部門收集各類訂單信息、庫存情況、設備狀態、人員排班等相關生產要素,匯總到 ERP 系統中。
利用 ERP 系統內置的排程算法,結合工廠的實際生產能力和約束條件,如設備維修計劃、原材料供應時間等,對生產任務進行自動排程,生成初步的生產計劃。
生產計劃人員根據經驗和實際需求,對自動生成的排程結果進行人工調整和優化,確定最終的生產排程方案,明確各產品、各工序的生產起止時間、生產線安排等,並將排程信息發布到相關部門和車間。
生產日報表相關作業(第 15 天起)
在生產過程中,車間操作人員按照生產排程進行生產作業,每完成一個工序或一批產品的生產,及時在 ERP 系統中錄入實際的生產數量、耗用工時、質量檢驗結果等生產數據,形成生產日報表的原始數據來源。
ERP 系統根據車間錄入的數據自動匯總、分析,生成各種形式的生產日報表,如各車間產量報表、生產效率報表、質量統計報表等,供生產管理部門、質量控制部門、管理者等查看和分析,以便及時掌握生產進度、發現生產問題、做出相應決策。
三、預計人力、天數及顧問檢核驗收事項
(一)人力及天數
項目小組:由工廠內部選派 5 - 7 名熟悉各業務部門流程的員工組成項目小組,全程參與 ERP 導入項目,工作周期約為 1 - 3 個月,具體分工如下:
項目經理(1 名):負責整個項目的策劃、組織、協調和監督工作,確保項目按計劃推進,需要投入較多的精力在前期需求分析、與各部门沟通以及後期的上線跟蹤等環節,工作天數約 60 天。
業務分析員(2 - 3 名):分別來自採購、銷售、生產等主要部門,協助梳理本部門的業務流程,提供詳細的需求信息,並在系統配置、測試等階段配合 ERP 顧問進行工作,工作天數約 50 天。
數據錄入員(2 - 3 名):主要負責基礎數據的整理和錄入工作,在特定的時間段內集中精力完成供應商、客戶、庫存商品、BOM 物料清單等大量基礎數據的錄入,工作天數約 20 天。
ERP 顧問(外聘):聘用 1 - 2 名具有豐富開源 ERP 實施經驗的顧問,指導整個 ERP 導入項目,包括系統配置、流程設計、培訓、問題解決等工作,工作周期約為 1 - 3 個月,工作天數約 60 天,按日薪計算,每日薪資約新台幣 8000 元。
(二)顧問檢核驗收事項
流程完整性檢核:確認進銷存及生產製程各個流程在 ERP 系統中是否完整實現,從訂單下達、業務操作到數據流轉、報表生成等環節是否順暢無阻,是否符合工廠的實際業務需求和管理要求。
數據準確性驗收:對錄入的各類基礎數據(如供應商、客戶、庫存、BOM 等)以及在系統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業務數據(如訂單、出入庫、生產報表等)進行抽樣檢查,驗證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確保數據能真實反映工廠的業務狀況。
操作便利性與培訓效果評估:考察操作人員對 ERP 系統的操作熟練程度,是否能便捷地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評估培訓的效果,確認員工是否理解並掌握了 ERP 系統的功能和操作流程,能否在遇到問題時自主查找解決方法或及時向相關人員求助。
系統性能與穩定性測試:在模擬高負荷和實際運行環境下,檢測 ERP 系統的性能,如響應速度、並行處理能力等是否滿足工廠的業務需求;觀察系統的穩定性,是否存在頻繁出錯、崩潰等現象,確保系統能長期穩定地支持工廠的運營管理。
四、新台幣預算
(一)硬件成本
若工廠現有的硬件設備不足以支持開源 ERP 系統的運行,可能需要升級或新增部分硬件,如服務器、存儲設備等,預計硬件成本約新台幣 15 萬元。
(二)軟件成本
開源 ERP 軟件本身免費,但可能需要支付一些相關的技術支持服務費用、插件或模塊擴展費用等,預計這部分成本約新台幣 10 萬元。
(三)人力成本
項目小組內部員工成本:按照工廠現有的人力成本核算方式,估算項目小組成員在參與 ERP 導入項目期間的人力成本,假設平均每人每月人力成本為新台幣 5 萬元,項目周期按 3 個月計算,則內部員工人力成本總計約新台幣 75 萬元。
ERP 顧問費用:外聘 ERP 顧問按日薪新台幣 8000 元,工作天數約 60 天計算,顧問費用約新台幣 48 萬元。
(四)培訓成本
為保證員工能更好地掌握 ERP 系統操作,可能需要組織專門的培訓課程,包括邀請外部講師、製作培訓教材等,預計培訓成本約新台幣 8 萬元。
(五)其他費用
包括項目的通訊費、差旅費、會議費等雜項費用,預計約新台幣 4 萬元。
總預算:將上述各項成本相加,開源 ERP 導入工廠的總預算約為新台幣 160 萬元。
以上方案你可以根據工廠的實際規模、業務複雜程度等因素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完善,有興趣瞭解可下方留言
本課程沒有啟用評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