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案例說明導入ERP系統之生產計劃

按螢幕上角的「編輯」按鈕,以編輯投影片內容。

分別為金屬加工、化工、木業行業列舉相對較容易達到且改善幅度大、輔導時間短的階段目標:(訂定生產或是計劃,入帳時效與精準度比較容易達成目標,也比較快成功,因為化工業量體大,所以要管控成本,這個是最難的目標,所以要拖很長才能收帳)

金屬加工行業:

生產計劃優化

目標:在輔導後的第一個月內,將生產計劃的準確率提高 30%。

實施步驟:

第 1 - 3 天:與生產部門共同梳理現有生產流程和計劃制定方法。

第 4 - 7 天:在 ERP 系統中配置生產計劃模塊,設定相關參數。

第 8 - 14 天:導入歷史生產數據進行模擬運行和優化。

第 15 - 30 天:實際運行並根據反饋調整。

負責部門:生產部門

實施天數:30 天

預期改善幅度:生產計劃準確率提高 30%

實際改善幅度:經過一個月的運行,生產計劃準確率提高了 25%

庫存管理改善

目標:在兩個月內,將原材料庫存周轉率提高 20%。

實施步驟:

第 1 - 5 天:盤點現有庫存,建立準確的庫存臺賬。

第 6 - 10 天:在 ERP 中設置庫存管理規則和預警機制。

第 11 - 30 天:根據銷售和生產預測優化採購計劃。

第 31 - 60 天:持續監控庫存變化,調整策略。

負責部門:採購部門、倉庫部門

實施天數:60 天

預期改善幅度:原材料庫存周轉率提高 20%

實際改善幅度:兩個月後,原材料庫存周轉率提高了 18%

化工行業:

質量控制加強

目標:在一個半月內,產品一次合格率提升 15%。

實施步驟:

第 1 - 3 天:與質量部門確定關鍵質量控制點和檢測標準。

第 4 - 10 天:在 ERP 中建立質量控制模塊,記錄檢測數據。

第 11 - 20 天:分析歷史質量數據,找出問題根源。

第 21 - 45 天:針對性改進生產工藝,實時監控質量。

負責部門:質量部門、生產部門

實施天數:45 天

預期改善幅度:產品一次合格率提升 15%

實際改善幅度:一個半月後,產品一次合格率提升了 12%

成本精確核算

目標:在三個月內,成本核算誤差率降低至 5% 以內。

實施步驟:

第 1 - 7 天:全面梳理成本項目和核算方法。

第 8 - 21 天:在 ERP 中設置成本核算模型,整合各項成本數據。

第 22 - 60 天:進行成本模擬核算,對比分析差異。

第 61 - 90 天:根據實際生產數據優化核算模型。

負責部門:財務部門、生產部門

實施天數:90 天

預期改善幅度:成本核算誤差率降低至 5% 以內

實際改善幅度:三個月後,成本核算誤差率降低至 6%

木業行業:

訂單跟蹤效率提升

目標:在兩周內,訂單跟蹤的響應時間縮短 50%。

實施步驟:

第 1 - 2 天:明確訂單跟蹤的流程和信息需求。

第 3 - 7 天:在 ERP 中配置訂單跟蹤模塊,實現信息實時更新。

第 8 - 14 天:培訓相關人員使用新的訂單跟蹤系統。

負責部門:銷售部門

實施天數:14 天

預期改善幅度:訂單跟蹤響應時間縮短 50%

實際改善幅度:兩周後,訂單跟蹤響應時間縮短了 40%

木材利用率提高

目標:在兩個月內,木材利用率提高 10%。

實施步驟:

第 1 - 7 天:分析現有木材加工工藝,找出浪費環節。

第 8 - 21 天:借助 ERP 進行排料優化方案設計。

第 22 - 30 天:進行小規模試驗,驗證效果。

第 31 - 60 天:全面推廣應用,持續監控和調整。

負責部門:生產部門

實施天數:60 天

預期改善幅度:木材利用率提高 10%

實際改善幅度:兩個月後,木材利用率提高了 8%

本課程沒有啟用評論功能。

其他資源
參加此課程 以存取學習資源